原标题:守护母亲河 绽放生态美——呼和浩特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综述
“这里的风景太美了!真是养眼……”进入深秋,大黑河郊野公园成为市民游客热衷的打卡地。放眼望去,碧绿、金黄、火红交相辉映,河流蜿蜒、波光粼粼,灵动的线条勾勒出一幅生态美丽、幸福宜居的秋韵画卷。这是呼和浩特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加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力度,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最直观的体现。
滔滔黄河水,润泽一座城。黄河流经呼和浩特102.5公里,占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流程的12.15%,其中,清水河县段长65公里、托县段长37.5公里,流域面积共1.56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0.4%。一直以来,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始终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狠抓生态修复、污染防治及各项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改落实,同时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让高质量发展底气更足、成色更亮。
2021年,呼和浩特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后召开27次市委常委会会议、4次全市河湖长制推进会,制定了《贯彻落实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意见》《呼和浩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纲要》《呼和浩特市“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及呼包鄂乌及8个沿黄省会城市在内的“沿黄协同发展”机制,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蝶变不断刷新着城市的颜值和品质。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对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是重中之重。
三年来,呼和浩特市共实施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26座,新建淤地坝73座,大青山前坡生态绿带等治理项目全部完工,完成林草生态建设40.3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64.7万亩,完成营造林任务6万亩、国土绿化试点示范工程任务4.43万亩、植被恢复项目19.28万亩、其他建设任务4.45万亩,完成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任务1.16万亩、退耕还草任务5万亩;推进工业固体废物堆存整治,针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医疗垃圾处置、建筑垃圾回收综合利用等问题短板,部署实施了42个重点项目,已推动完成32个,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常态化开展“清四乱”行动,黄河干流、主要支流劣Ⅴ类水体全部消除,成功入选国家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
沿黄地区是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战场,呼和浩特市统筹抓好水、大气、土壤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集中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水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公主府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武川县可镇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金桥工业污水处理厂投运,科技城污水处理厂、沙尔沁污水处理厂(二期)有序推进,完成入河排污口设置及变更审批29个,整治入河排污口484个,建成投运海流水库湿地净化工程、小黑河土左旗段生态净化工程,正在建设哈素海生态缓冲带修复及建设工程、大黑河生态修复工程,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均值)达标率100%,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的比例为60%(考核目标60%)。
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大唐托克托电厂长输供热管网、金山热电厂二期配套供热管网工程全部投入使用,完成居民散煤燃烧改造5.96万户,淘汰燃煤供热锅炉28台,实施21条强化臭氧管控临时措施,2023年全年优良天数合计292天,优良天数比率83.5%(扣除沙尘影响后),优于自治区考核目标。
土壤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制定出台自治区首个建设用地联动监督管理细则(试行),完成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地下水环境初步调查、4个优先管控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20个农村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任务,完成52个黄河流域“清废行动”问题点位整改,全市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管控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稳定在100%。
针对2021年国家及自治区警示暗访片涉及呼和浩特市的7项问题,目前已全部按要求整改完成并销号;中央办公厅回访调研报告反映问题不直接涉及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市主动认领共性问题13项,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并报请销号。
新时代下,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呼和浩特市围绕落实“两个基地”产业定位,积极培育壮大“六大产业集群”,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实现项目、投资“双千”,二产投资比重提升10.9个百分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到322户、创历史新高;“六大产业集群”产值突破243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90%。乳制品全国市场占有率53%,获批国家奶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成功举办首届世界奶业大会,获评“世界乳业科技之都”“中国奶业育种之都”;光伏和电子级单晶硅产能分别占全球市场的24%、4.6%;成功举办中国绿色算力大会,发布和林格尔绿色算力指数,首府在“中国算力二十强市”中排第15位;出台生物医药产业扶持政策10条,建成全球最大的口蹄疫苗、辅酶Q10、高效金霉素生产基地;在自治区率先建设能源资源总部基地和绿电消纳利用示范区,实现“绿证”交易零的突破。
此外,呼和浩特市坚决扛起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历史责任,对7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树立保护标志碑、7个旗县区设置长城保护界桩,完成121次文物调查及勘探,发现10处新遗址点,全面加强对清水河县明长城重要点段保护和修缮,针对壁画保护完成《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壁画保护现状调查报告》,组织申报2024年度国保项目计划和区保项目三年计划、2024年度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计划56个。以清水河县老牛湾、老牛坡、托县神泉、敕勒川草原生态谷等为重点,建设“一南”黄河景观文化旅游区和“一北”敕勒川草原景观文化旅游区。并通过组织“青城文化讲坛”“青城剧坛大讲堂”等北疆文化系列讲座,创作舞蹈《黄河情》、歌舞《我为黄河来》等文艺作品,举办各类节庆活动等方式,大力宣传呼和浩特黄河流域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