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月25日消息(记者唐奇云)“上海作为一个有着鲜明海洋底色的城市,要发展海洋经济,做好蓝色文章。”2024上海两会正在召开,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王宏舟提交了《关于建设中国现代渔业发展研究院的建议》的议案。他认为,加快推进现代海洋城市建设,要推动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共建“中国现代渔业发展研究院”,将上海打造为国家远洋渔业中心城市、国际远洋渔业枢纽城市,探索走出一条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新路径、新模式。
数据显示,近10年全球渔业产量增长超40%,成为食品生产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在未来30年全球水产品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仍保持在1.0-2.9%。从国内看,水产品总量持续保持世界第一,我国水产品产量占肉类供应总量的45%左右,占优质蛋白供应量的30%以上,预计2030年水产品需求量将达到7400多万吨,水产品消费持续推动国民饮食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
王宏舟表示,我国渔业发展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只能算是一个“渔业大国”,离成为一个“渔业强国”还有极为漫长的道路要走。“我国渔业资源环境刚性约束突出,产业结构性矛盾明显,现代科技支撑不足,渔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加强。渔业问题日益成为国家冲突焦点和大国博弈热点,美西方将渔业问题政治化、工具化,借渔业问题对我围堵、打压不断升级,渔业发展的国际新挑战前所未有。”对此,王宏舟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建立渔业发展国家高端智库。汇聚上海的高校、科研院所力量,推动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共建“中国现代渔业发展研究院”,开展国家重大渔业政策论证评估。智库将主动对接国家“农业强国”和“一带一路”建设需求,聚焦我国渔业现代化和全球渔业治理领域的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问题,通过“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我国渔业产业创新升级、高质量发展和渔业现代化建设,为上海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及全球渔业蓝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二是打造渔业治理人才培养培训国家平台。立足国际与国家两个层面,一方面拓展渔业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设立渔业和水产养殖高级研修班,开展高素质涉渔涉海国际组织青年人才培养和对外渔业技术人才培养援助;一方面开展多层次、多方位渔业、渔政人员培训,为渔业现代化提供人力支撑。
三是承担国家全球海洋治理平台枢纽功能。深度参与全球渔业治理,用科学数据构建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国际海洋资源战略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向国际社会大力宣传我国严格遵守养护管理措施、严格控制船队规模、严厉打击IUU渔业活动、严格规范捕捞行为、积极保障船员合法权益的决心和实践。参与国际海洋和渔业谈判及履约,深化与全球性、区域渔业组织合作。
“上海作为一个有着鲜明海洋底色的城市,要发展海洋经济,做好蓝色文章。”2024上海两会正在召开,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王宏舟提交了《关于建设中国现代渔业发展研究院的建议》的议案。